非典型帝都大学生
——我才不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

叫我Miss Inside或者不咕好啦
主页随便日随便评,我很可爱哒~

同人只产快新、新快(包括无差)。

其他的文没有什么固定内容,日常妄议时事,乱评文章。

电脑里一堆存稿,日常会有脑洞,欢迎勾搭~
不用叫我太太老师啦……我好方,我就是一个小可爱!随意找我玩就好了。

今日方知我是我——关于《无冕之王》

去年12月写的,当时发的《无冕之王》脑洞已经被阿福吃掉了_(:з」∠)_

想重新写一写这个话题,就把这篇原本隐藏的文章又发出来了。

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篇好像又推送到关注我的人主页了?

等我重新写写我的想法吧


—————以下是大半年前的原文——————


我认真反思了一下为什么昨天晚上会那么不爽。除了本来就很累容易炸毛,大概和这篇本身的话题有很大关系。

其实我也搞不懂,我好端端写个同人,为什么要碰这种话题。

抖M吗?

我其实再清楚不过,这种题材并不适合写同人。这一篇和上次的《有事生非》不同,那一篇是真的爽文,所谓的世界观其实还是服务于爱情故事。但这次不一样,可能背景板里的暗潮汹涌才是真正的主角。

说到底,我本人对所谓的新闻理想,新闻真相,是相当悲观的。这种情绪流露到文章里,可能就是将洗衣机塑造成非常非常理想的新闻人,然后战战兢兢地思考他会不会被人敲闷棍。

 

《有事生非》里所有的背景,所有的引用,所有的思考升华都是为谈恋爱服务的,所以无论渲染怎样复杂的背景,基调其实是轻松的。

但《无冕之王》不是,如果它真的被写出来,那必然会穿插我对很多现实问题的思考。这些问题,有的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,有的却依旧令我彷徨。

比如说:

公关只会“洗地”吗?公关真的只是我们平常提到的“洗地水军”吗?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公关?

在“人人都有麦克风”的自媒体时代,专业媒体、职业记者的存在到底还有怎样的意义?

新闻死了吗?

作为记者的职责伦理与作为社会人的伦理冲突时,该如何选择?

我们看到的“真相”是真相吗?什么是真相?我们真的需要真相吗?

新闻能给我们真相吗?谁在决定我们看到的“事实”?

如果新闻永远不能完全还原真相,那为什么还有人在坚持新闻理想?意义呢?

新闻媒体真正拥有话语权吗?到底谁才是“无冕之王”?

…………

 

真相,客观,理性,公正,现实,理想。我好像总是忍不住和这些概念死磕,越想越怅然若失。

北大前校长说:“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。”可是我们该相信什么呢?

 

昨天之所以那么不高兴,我觉得很可能是404引燃了我积压的情绪。现实生活的苦恼需要排解,想写这个题材,很大程度上也是观察现实之后的梳理和反思。可是当这些苦恼迷茫连表达的途径都阻碍重重时,一个人的情绪真的很容易崩溃。

 

文中洗衣机的那些事迹都是真的,没有一条是随便编的。什么大一就一鸣惊人,深入现场调查真相,与各方周旋发表作品,都是我认识的人真实的经历,被我稍作夸张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了而已。见过这么多优秀的、热爱新闻的人,也见证过发声的艰难,听过朋友们倾诉新闻理想的脆弱易碎,这一切不能不让我有所感发。

我见证过他们的文章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突破十万+,然后迅速地被404。我也见证过太多朋友,见识到社会上真正的新闻工作环境后,那种无比失望的神情。

中国新闻的黄金时代早就过去了。全世界的新闻界,其实都暗潮涌动。在行业的内忧外患下,谁都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。

 

 

若是有人问我,像洗衣机这样的新闻人真的存在吗?他们也可以拥有主角光环,坚持自己的理想,遇见自己的黑羽快斗,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逢凶化吉、化险为夷吗?

我只能说,我知道有这样的人,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后面那个问题。

 

……

开始构思这个故事时,我是万分激动的。当我开始写这个故事第一个片段时,我就知道这才是我真正想写的东西,是从活生生的现实里挖出来的,比我半个小时飞快敲出来的傻白甜真诚了太多太多。

我知道这样的题材不会给我带来多少热度,写的时候很难得到太多鼓励,甚至,这个故事一定不可能被所有人理解,还容易被屏蔽。(互联网流量研究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事实:网络绝大多数的流量都是R18内容产生的,政经新闻产生的流量微乎其微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所以就算我写的是同仁,也改变不了它冷门小众的本质。)

但我还是得感谢它。无论我最后能不能顺利地把它写出来,也无论它成品之后会有多少遗憾和不如意,我都觉得这个尝试、这个想法是宝贵的。

至少它让我认真思考,我是谁,我最想写的是什么样的东西,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

 

就像《水浒传》里所说,“今日方知我是我”。

 

 

后记:

从昨晚到现在,我想了很多问题。

除了上文说到的新闻理想,我还想到,好多次我们因为某些热点义愤填膺,最后得知了删帖背后部分原因时,反而难以判断哑口无言。

如果真相是这样,我还会期待它吗?我为什么知道删帖原因时,反而不坚定了呢?

 

所以,我在想,我是不是认为“大善不计小恶”,或者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,只要实质上更有益处,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程序的正义?

这倒也契合这篇文章的设定:我一直觉得工藤新一偏向程序正义,更追求程序上的公正,比如法律;而黑羽快斗更偏向实质正义,虽然选择的途径并不符合法律,但追求的实质依然是朴素的正义。

这两者的交锋,也可以看作我自己的疑惑的一种梳理吧。

 

此外,我还更清晰地意识到我写同人的定位问题。当我下意识地认为“如果我写严肃原创,我一定会把主角写死”,但是“我写同人的时候,我得发糖”时,意味着什么?

所以我对自己写的东西,定位到底是什么?

我觉得我要再想想这个问题。

评论 ( 16 )
热度 ( 19 )